愿作春泥更护花
——记“林烁国际发型设计”经理陈立杰
海港区民族路38号,是“林烁国际发型设计”门店。银灰色的“林烁”二字,在附近一遛的美容美发店牌中显得是那样低调和质朴。
步入店门,却令人耳目一新,狭长、立体感极强的美容镜将室内一分为二的工作室新颖、独特,每个服务小区仅供一人美发,服务小区与服务小区之间以藕荷色轻纱相隔。服务小区上方,明亮的灯光从藕荷色的灯罩中洒下,显得那样柔和、那样朦胧。沿着台阶拾级而上,是二楼服务厅。透过藕荷色的珠帘,一排排洁白、闪光的洗发器具前,消费者个个悠然自得地享受着服务。三楼是高档的美发设计区域,藕荷色水晶群体中的灯光明亮而柔美,5盏配有流苏的艺术照明灯全部配有藕荷色的灯罩,每个发型设计师的服务台都配有一人多高的观赏镜。消费者到这里,尽可随心所欲地挑选自己中意的设计师,而设计也会根据顾客的心愿为其设计出适应他们的发型。三楼的西北角辟出了10余米的稍高于三楼 地面的服务台,两个椭圆形的玻璃镜、小巧的玻璃茶几和藤椅、洁白的梳妆台显得那样整洁、干净,阳光透过落地玻璃窗,向这个小小的工作室洒下一片金光,这是为特殊顾客服务的专人工作室。是“林烁国际发型设计”经理陈立杰的个人服务台。
藕荷色占据了这家美发店的主色调,它向人们暗示:经理陈立杰是位温柔爱美的女性。
七、八岁时的陈立杰就很爱美了,她用筷子烫发帘,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发型更漂亮。1993年,长大后的陈立杰仍旧喜欢美,只是不再仅是自己美,而是也喜欢把别人打扮得更美。为此,她选择了发型设计,儿时的梦想变成了现实。
刚开始起步时,她和丈夫一起经营美发店,店名“林烁”是其丈夫的名字,如今自己独挑重担仍旧沿用了这个店名。“国际发型设计”对“林烁”而言绝非图有虚名,陈立杰不仅在国内参加了多年的专业学习、培训,而且经常到韩国、日本等国学习、深造。“时代在变,服饰在变,人们的发型也在变,并逐渐与国际接轨。你一天不学习就等于后退。跟不上时代的步伐,丢掉了时尚,美发就失去了意义。”陈立杰深有感触地说。她早已是北京美容美发协会的会员,每月一次进京学习已是雷打不动。
精湛的美发设计造型技术使陈立杰渐渐在美发界小有名气,回头客越来越多。6年前,她扩大了经营面积,搬到了如今这个400平方米的场所。扩大了经营范围,需要的员工随之增加。陈立杰对员工的要求十分严格,——不仅要文凭,而且要水平。同时,她还组织员工分期分批到北京、韩国、日本去进行学习,并拓宽了营业范围,使店中每日客流量平均200人以上。
严师出高徒。在陈立杰的严格管理下,员工们个个都有一手好本领,每人都取得了不同资格的行业证书。慢慢地,有些人羽翼丰满,提出自己独自开店的想法。陈立杰不仅没有不快之感,反而大力支持。“让他们有机会自己去闯一闯,这是我的一个心愿。只要是员工们具备了自己开店的资格,我鼓励他们单干。”心胸宽广的陈立杰说:“我搞发型设计,就是让港城的人更美更靓。员工们学得技术,去为更多的人创造美,他们是在为我了却心愿啊!”在“林烁国际发型设计”的南北两侧,大部分美发店的经营者都是从“林烁”走出去的。“看着他们的店越办越火,我从心里高兴,那是我的光荣,也是我的骄傲。有人说同行是冤家,我可不这样想。员工们自己开了店,生活有了依靠,对社会的贡献大了,说明我没白培养他们。而我这里一批又一批的新员工来这里学习、工作,店里的顾客总能享受到一流的服务,我颇有一种成就感、一种桃李满街巷的幸福感。”
“林烁国际发型设计”有着严格的管理制度,在奖惩制度上,店里有着独特的一项:每年评选出的优秀员工得到的不是奖金,而且出国、到外省市参观学习的机会。仅这一项制度,就足以吸引人了。员工们对顾客热情服务、钻研业务,人人都为这个机会创造条件。
秋季到来,“林烁国际发型设计”店中,一股桃李之香似乎越来越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