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真情做好社会福利事业
—— 山海关区 张秀霞
张秀霞,汉族,1951年11月生,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人,无党派人士,1968年9月下乡到长城乡回马寨村知青。现任山海关区老干部公寓主任,山海关区儿童保护中心主任,山海关区长城罐头饮料厂厂长。张秀霞1968年9至1972年1月 任秦皇岛市山海关区长城乡广播站播音员,1972年2月至1979年8月调入秦皇岛市耀华玻璃厂,1979年9月至1989年1月,秦皇岛市山海关区饮食公司任化验员,1989年1月至1990年9月在秦皇岛市山海关区高建乡计生办任主任职务,1990年9月至1995年5月为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商业服务楼办公室主任职务(1990年半脱产于秦皇岛市商业中专学习,并取得助理经济师职称),1995年5月至今,开办山海关区老干部公寓,2005年4月开办山海关区儿童保护中心,2003年开办山海关区长城罐头饮料厂。多年来,张秀霞先后被评为“市十佳敬老之星”“市妇女儿童维权先进个人”“感动港城十佳好母亲”“区文明标兵”等等荣誉称号,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还授予她为“北润‘爱心妈妈’’’’”。
2008年被推举为秦皇岛市第十四次妇女代表大会代表,秦皇岛市“三八红旗标兵、三八红旗手”等荣誉称号。目前她收养农村五保户,城市孤寡老人50余人;孤儿,流浪儿,残疾儿童50余人。河北日报、秦皇岛日报、晚报、燕赵都市报先后报道近百篇文章,中央电视台、省电视台、地方电视台也经常报道她的事迹。
一、 克服重重困难,走上创业之路
93年,因商业宾馆参加了企业改制,张秀霞和所有的女工一样下岗买断了,她擦干眼泪,藏起心中苦闷,和几个姐妹一到,只身带着年幼的女儿走上了创业的艰难路程。在长达十六年的奋斗历程中,体味了艰辛生活的酸甜苦辣,但她始终记着某位区领导的鼓励,“小霞,天大的困难咬住牙,挺过来就是胜利!”,这句话激励着她勇敢地走到了今天。
为了办五金建材门市部,除向老师傅请教外,自己还购买各种专业工具书,边学边干,摸索管理经验;由于经常外出进货,女儿只能委托给邻居把家里的大门从外面锁住,到了早晨再开门关照孩子上学。外出进货需要几天时间,女儿被锁住一个人自己照顾自己,母女抱头痛苦的场景在她们的生活是经常的事。
二、关心孤寡老人,开办老年公寓
95年,张秀霞看到一些孤寡老人需要人照看,她开办了老干部公寓。她借款投资18万元,维修、改造房屋27间,添置了公寓的设备和生活用品,和工人们历尽千辛万苦,没日没夜干了五个月,将一个破旧不堪的院子变成了环境优雅,住宿舒适,设备齐全的老年公寓。老年公寓终于开业了,张秀霞也病倒了,得了急性肾盂肾炎,还不忘老人们是否入住。由于公寓收费标准太低(每人每月150元),公寓不能正常运转。她又办起了综合商行,走“以商促养”的道路,保障了老年公寓的正常发展。
98年,山海关区各企业全面改制开始,职工纷纷下岗,综合商行效益逐渐下降,经济一度陷入困境,收入小于支出的情况持续了三年之久,共赔损六万余元。为度过难关,张秀霞曾和员工们一起为老人抓屎端尿、洗衣做饭,遇到小脑萎缩的老人还会挨打、被骂,每天工作时间达到十二、三个小时,从没有休息过节假日。她只能用仅有的每月三百元的收入维持自己和女儿的生活,坚定的信念支持着自己一定不能亏着老人们,老年公寓也一定要办下去。83岁的丘老太太,患小脑萎缩,在家里没人管。来公寓的时候,小脚指头的指甲弯曲着有两寸长,又臭又脏。张秀霞看在眼里疼在心上,她用小锯条把指甲一点点锯了下来,给她洗澡,按摩等。有时老太太夜间往外跑,她怕影响其他老人休息,就让老人躺在办公室的床上,自己睡在地上,守护到天亮。她以儿女之情,慰藉老人之心,老人们逢人便讲:“遇到大好人了!”“亲生闺女也没有这么好!”
为了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,张秀霞建立了图书室、娱乐室,组织老年人扭秧歌儿、踏青旅游、参观景点、看家乡变化,带80岁老人上山,背90岁老人登“橙海楼”,游燕塞湖看鸟语林,去望峪山庄参观,目的就是唤起老人对生活的信心和美好回忆,老人们亲切地喊她“好闺女”。山海关的人们一提起养老的地方,就说“等我老了,就找张秀霞去。”
他们的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,五年前区民政局将第一个流浪儿童苗苗送到公寓寄养,张秀霞把苗苗的不良行为改变了,把一个流浪儿童教育得十分优秀,2004年,区民政局又把51名农村五保户,城市孤寡残疾人送到张秀霞办的老年公寓。先后将49名孤儿、流浪儿童送到了她这里,成立了附近知名的儿童保护中心,现在长期居住在这里的孤儿有29人。张秀霞为孩子们联系了正规学校读书,致使无一人辍学,孩子们称呼她为“妈妈”。九年义务教育结束之后,张秀霞继续支持孩子们读高中、读职业技术学校,为他们提供在校的各种费用。在山一中的家长会上,孩子的课桌上给张妈妈留下一张字条“娘:您知道吗?您对我们每个人都非常重要,您是我们彼此之间的黏合剂。没有您,我不知道我将会在哪里。是您给我希望,给了我未来。谢谢您!我们爱您——像您爱我们一样!您是我们永远的牵挂!”张秀霞和孩子们同甘共苦相处五年了,一起哭过、笑过。孩子们得的奖状贴满了一墙,孩子们的点滴进步对张秀霞而言都是一种自豪。
三、开办罐头饮料厂、贴补“家”用
这些弱势群体进入公寓后,政府仅仅提供每人每月210元的最低保障金,公寓感到负担很重。这笔钱用于吃、穿、住、医疗、上学等等费用是远远不够的,想干好福利事业经济是基础。2004年张秀霞办起了长城罐头饮料厂,不仅解决了桃农卖桃难的问题,同时也给了70名下岗女工就业的机会。罐头厂每年往公寓贴补资金三万余元,使福利事业有了保障。夏天车间平均温度高达40摄氏度,她和工人们一起奋斗在生产线上。因为长时间超负荷工作,她的体质变得很差,肾病又犯了,连续发烧好几天,最后晕倒在车间里。张秀霞是为了身后那个特殊的大家庭才这么拼命的,职工们都很受感动,她们生产的各种水果罐头质量高、诚信好,在市场上稳稳地站住了脚跟。张秀霞说:“我是一个女人,我所做的事情是平凡的,平凡工作中才能体现生活的意义。”“人活着就应该做有意义的事情,我所做的事情使我的人生有了价值。我要把厂子办好,我要用我全部的精力给孩子们打造一个就业基地,给他们建造一个真正的家!